济南明确要求,这些时段停工
今天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当前济南市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截至6月28日,济南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1起,同比2020年,起数下降66.5%;同比2019年,起数下降75.9%。
1至5月份,济南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有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安全问题屡纠不绝,生产安全事故反复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下一步,济南将坚守“严、慎、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强化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举措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时刻保持警惕,努力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这些高温时段内
济南各建筑工地停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在规定的高温时段内停止户外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日气温达到30℃以上35℃以下时,12时至14时停工等。
夏季高温时段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容易导致工人中暑、高处坠落事故、电器火灾事故等,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市住建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高温时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员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后,市住建局第一时间通过“云MAS”短信平台,向全市住建部门和建筑业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发送预警短信,对建筑工地项目高温天气情况下的作业时间提出明确要求,累计发送高温预警短信5400余条。
严格落实高温施工措施。要求各建筑工地采取“避中间,抓两头”的措施,合理安排夏季高温时段的施工作业时间。对在规定的高温时段内停止户外作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日气温达到30℃以上35℃以下时,12时至14时停工;35℃以上37℃以下时,11时至15时停工;37℃以上40℃以下时,11时至16时停工;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停止施工。
加强一线工人人文关怀。鼓励工地采取供应充足的防暑降温饮品、及时发放防中暑药品、工人宿舍安装空调等方式,为一线工人送去夏日的清凉。督促工地厨房采取有效的防蚊蝇、保洁、保鲜措施,严防食物中毒发生。加强对施工人员身体状况的检查,对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合现场大体力工作的人员,不安排上岗作业。
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市区县两级住建部门暑期加大对高温停工时段措施落实、防暑降温用品发放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暑期安全教育,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杜绝因气温高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问题,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全力确保施工安全。
防溺水工作
重点关注三类人群
为做好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有关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市教育局重点从六个方面强化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
强化两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未成年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强化责任意识,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家长监护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树立防溺水“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推动并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注三类人群,根据近几年溺水事件的普遍特点,目前重点关注高、中考结束已经离校的学生;农村中小学和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居住在河、塘、沟、渠、矿坑、水库、湖泊等重点危险水域附近的学生等三大类关键群体。分类分析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家庭情况、居住环境等,充分考虑风险点和薄弱点,落实落细防溺水工作措施,切实把防溺水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具体。
抓牢四项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充分认识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重点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意识教育、他人溺水安全施救策略教育、个人不慎溺水安全自救教育和防溺水家校协作教育,狠抓学生溺水防范的前端教育,注重教育实效,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落实五个紧盯,紧盯关键时间节点、紧盯关键防控措施、紧盯重点危险水域、紧盯重点学生群体、紧盯安全责任落实,周密防范,措施到人,落实到位。市、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年度安全考核范畴,将防溺水工作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和教职工工作考评,对造成较大以上溺水事故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强化“六不”要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特别强调遇到同伴或他人溺水时,坚决不能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各学校将“六不”要求反复向学生强调重申,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载体和当地新闻媒体,宣传推广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学生相互关爱、关注,对同学私自下水和到危险水域玩耍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向家长、老师报告,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加强家校协作。要求学校做好对家长预防学生溺水的相关工作,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要切实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监护责任,提醒督促家长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和放学后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增强家长和监护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学生离校期间,学校和班主任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传达安全预防信息,做到不漏一人。密切家校沟通,督促家长加强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监管,对孩子行踪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落实好安全监护责任人,健全关爱措施,学校定期开展家访,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
统筹推进打通生命通道、
电动自行车治理专项行动
随着夏季用火用电量增加,火灾发生有所增加,针对夏季火灾多发高发特点,市消防救援支队提请市政府专门下发通知、召开会议,部署加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发动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逐级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全力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开通“jn12119”公益性微信报警账号,通过微信直接受理警情,满足有语言和听力障碍的残障人士在遇险情况下报警需求。
下一步,深入开展夏季火灾隐患治理。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建筑、生产企业、厂房仓库等场所排查整治,统筹推进打通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治理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合用场所排查整治,形成高压整治隐患氛围。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