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钢城区公布五年蓝图,未来“大变样”
新春伊始,满弦而发。2月16日至17日,济南各区县党代会相继开幕,吹响了再次出征的嘹亮号角。经过充分准备,来自各行各业的党代表们走进会场,带着党员群众的重托和期望,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共商未来发展大计。随着大会开幕,各区县党代会报告密集公布。 在未来五年的规划中,各区县用翔实、积极、科学的发展目标,共同勾勒出济南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激励人心,蓝图催人奋进。对照未来五年规划目标,各区县砥砺奋进再出发,一个日新月异的济南正稳步走来。莱芜区:到2026年,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未来五年莱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新莱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比重逐年提升。到2026年,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00亿元、3000亿元,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新莱芜。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形成。到202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5%,莱芜成为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莱芜。到2026年,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双碳”工作达到国家要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65%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城市建设有机更新,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高效,环境更加优美。
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莱芜。乡村振兴率先发展,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帮扶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育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到202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5万元和3万元,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建设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基本建成以党建为引领的社会治理体系,法治莱芜、平安莱芜、智慧莱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政治生态更加优化,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钢城区: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钢城区未来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高质量。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业支撑强劲有力,服务业量质齐增,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位次不断前移,GDP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3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5%左右,“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超过10%、占GDP比重在5%左右。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等短板不断补齐,人口加快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左右。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节水型城市典范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干部队伍更加担当作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形成党员模范带头、干部清正廉洁、生态风清气正、社会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