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莱芜区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扬2021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的通报》,对52个人才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县市区11个,莱芜区获此殊荣。2021年以来,莱芜区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人才工作重点,创新人才工作路径,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夯实人才服务保障基础,全力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打造人才赋能发展的新高地。
精准引才,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实施青年英才“汇智计划”,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打好双招双引联动牌。坚持“双招双引”协同共进,探索“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在重点招商项目上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拓展人才项目源头,区招商部门在招商引资时必须嵌入招才引智内容,政策推介时必须同步宣讲人才政策,确保引资与引智同步推进,政策叠加发力,实现1+1>2的效果。打好大赛平台借力牌。强化宣传推介,举办3场项目路演活动,邀请21个项目走进莱芜。升级扶持政策,对落地的总决赛获奖项目按1:1给予配套扶持,参赛项目按最高50万元给予扶持。强化联络服务,加强与各赛区沟通对接,为参赛项目做好报名审核、答辩辅导等服务工作,共推荐97个项目参赛,9个项目分赛区获奖,3个项目决赛获奖,9个参赛项目落地创业。打好项目招引活动牌。举办第一届“归莱创业、智享未来”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对获奖项目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员工招聘等全方位服务,吸引优秀青年归莱创业。2021年共引进硕士以上青年人才154人、大学生4326人。
多元育才,厚植各类人才成长沃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金字塔”塔尖上的产业领军人才和“接地气”的基础实用人才。突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人才工程入选情况,是人才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围绕各级重点人才工程申报,紧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重点项目,充分挖掘人才资源,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多种经济手段,一企一策、专人服务、精准对接,2021年自主培养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名、省重点扶持区域急需紧缺人才项目2个、泉城系列人才14名,申报质量和入选层次、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实施“即来即审、专家认定、政策前置”的区级即时认定模式,储备人才资源。强化实用人才培养。出台《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实施“雁阵”工程,引导科技人才下乡创新创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8人被推荐为齐鲁乡村之星考察人选。实施“金蓝领”培训计划,探索技能人才企业认定模式,培养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1100多名。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成功培养齐鲁文化之星、泉城文化之星各3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依托启迪之星,举办2期“助梦者”莱芜青年创客训练营,培训160余名青年创客,引导青年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本领。
敬才用才,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
建强园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强化人才平台建设。推进嬴城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关村信息谷等创业平台建设,推动泰钢集团等2家企业与俄方建立院士工作站,山东农业大学与莱芜农高区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豪驰新能源汽车、山东朗进公司分别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全方位搭建聚才平台。拓展用才渠道。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人才强企之路,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6家,为人才提供干事舞台。优化人才生态。创新“服务专员”“助创专员”“法务专员”服务新模式,扩大“人才贷”服务规模,累计办理人才贷3800万元;挖掘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在《济南日报》刊发稿件20余篇,营造尊重人才浓厚氛围。
下一步,莱芜区将继续围绕产业引育人才,聚焦需求精准引才,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全力优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工作全面进步、整体跃升,夯实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人才之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