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wo 发表于 2022-8-31 09:21

五台山真容寺照明设计

  序  二零一七年秋,上五台山访真容寺。气势恢弘的唐风建筑,令景观照明小编等赞叹。获邀设计后,明师说“做真容寺的照明设计,要有历史责任感。做好之后,至少一百年没人会动,它要经得起历史考验。”此话至今仍激励着我和团队。  真容寺  真容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唐武宗灭法浩劫时,原寺盡毁。后于抗日战争前重修,因在施工過程中发现萬尊武宗滅法時所藏佛像,故曾名萬佛洞。  ▲上夢下參長老  真容寺复建缘起二零一一年,由五臺山管理局恭請當代大德『上夢下參長老』駐錫复建,因長老已期頤之年,故命弟子隆明主持复建具体事宜。  ▲总体布局  真容寺從山門殿到藏經樓,依山而建,逐層升高。盛唐風格的殿堂樓閣,塔亭軒榭,山水園林,與清涼聖境五台山融為一體。  ▲真容圣境  面对的挑战  我们面对三个挑战:①工程难度。建筑基本完成,部分已投入使用;园林设计尚在进行。照明不能破坏现有建筑和白天形象,亦不能影响后面园林的建设。②成本控制难度。两万五千平米复杂的传统木构建筑群,需要极高的照明材料及施工标准,以满足防火要求。③设计难度。在前两个限制条件下,照明需满足基本功能,更要用光再现千年古刹的气度和佛教的精神。  解题思路  千年古寺的厚重、唐风建筑的恢弘及佛教道场的庄严适用阴翳的光表现,具体讲是幽与明的比例搭配和光位及光色的纯粹性。较暗的光意味着光少,即灯少、节能、经济。贴近建筑的光会很亮、很碎;只有从远处投光才符合光的设想。也就意味着照明器材可以脱开建筑,在远处安装,避免破坏建筑和火灾隐患。  照明概念  气贯千年的佛教道场,可用庄严之光概括。人们通过止观修行,获得内心的平静,通达“觉悟”,进而“利他”奉献社会,这是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在此过程中,庄严的光助人收摄身心、感悟真谛。  庄严之光的特点:①光位。月光(远投)+火光(近照)②光强。月光(幽幽)+火光(明明)③光色。月光(清幽)+火光(暖意)  相应的照明策略:①二万五千平的建筑群,要给人感觉只有(月和火)这两个光源,精细控制照明的照射范围和衰减变化。②不得不显露的灯具需装饰,技术应如理如法。③照明合理设置回路,依据使用程度分为日常、节日和法会三个场景。④少用灯,用好灯。高品质的灯具及调光设备,确保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台山真容寺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