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智慧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在雪野旅游区建成
近日,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在2022年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支持下,成功建成全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湿地生态监测系统。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湿地生态监测系统总投资100万元,主要新建生态监测大数据平台1套、新建水位自动监测点2套、新建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点5套、 新建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点1套、新建生态视频监控点2 套、新建室外 LED 展示屏1套、人工水质和沉积物采样监测1项、技术服务1项。
通过建设固定的室外小型自动在线生态监测点,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多种类型和传感器,可实现自动、实时、高效地获取水质、气象、土壤、空气环境等数据;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地简化了生态监测数据的获取。小型自动在线生态监测点主要由传感器(分析仪)、数据采集仪、无线通信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支架等部分组成。
小型水质在线监测点5套,设在嬴汶河入湖口、通天河入湖口、湖区东面、湖区西面、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用于监测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ORP)、pH、浊度、叶绿素a。 水位自动监测点2套,设在通天河入湖口和嬴汶河入湖口,用于监测雪野湖水位变化情况。 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点1套,设在管理服务区的开阔地带。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同时监测气象、土壤、空气质量指标,可监测的指标如下:(气象)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土壤)地表温度、土壤温湿度、土壤电导率;(空气质量)PM2.5、负氧离子;生态视频监控点2套,分别位于花峪河入湖口生态修复区和嬴汶河入湖口生态修复区,配备37倍高清网络球机,用于监测修复区的湿地恢复情况。
多年来,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已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对水文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以及湿地土壤、底泥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建成弥补了人工监测在监测效率、监测连续性上存在的不足,填补了济南市湿地公园智慧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建设的空白。该系统的建成将极大提升雪野湖生态环境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w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