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
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
不法分子也将“魔爪”伸向学生
由于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很容易上当受骗
近年来
新鲜有趣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
其中“蛋仔派对”深受青少年喜爱
然而,这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了各种骗局
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陷阱”
8月13日,钢城区辖区一学生小郝在家中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一条“蛋仔派对皮肤免费送 ”的消息弹了出来,这让小郝心动不已。
通过群聊联系到了一个名为“史塔森”的人。对方向小郝拨打过来视频电话,在电话内对方问小郝是否在玩“蛋仔派对”的游戏,小郝回答是的,随后对方称由于她是未成年人,导致自己公司账户因为赠送给她皮肤被冻结6万元,需要用其监护人手机帮忙解决,要求小郝必须配合,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吓坏了的小郝按照对方指示,拿走爸爸的手机,并按对方要求进行操作,还格式化了手机。后小郝的爸爸发现其账户中少了钱,这才意识到被骗,遂向警方报案,共计损失10万余元。
每年暑假都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
为守护大家的财产安全
钢城公安
为各位学生及家长整理了这份
暑假防诈指南
1、兼职类诈骗
以招募“暑期兼职”为由拉学生入群,诱导完成小额任务后发放佣金,获取信任后,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加大投入,后以各种理由告知无法提现。
2、游戏账号“高价收”
诈骗分子称要以高价收购学生游戏账号,要求先缴纳“认证金”“保证金”等费用,缴纳后对方消失。
3、游戏皮肤“免费送”
诈骗分子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皮肤,诱导学生通过家长手机开启“屏幕共享”,盗刷钱款。
4、冒充同学诈骗
诈骗分子盗取学生QQ号或微信号,用当事人名义四处借钱,或者要求帮忙买东西实施诈骗。
5、网络追星诈骗
诱骗学生加入明星粉丝群,对方以领取明星礼物、粉丝应援等理由哄骗转账,或者威胁学生,以泄露了明星的隐私或声称未成年人付款导致平台被有关部门冻结为由要求赔偿,并威胁要报警,迫使学生转账。
6、演唱会门票诈骗
诈骗分子仿冒正规购票平台,或者相似域名,以“折扣票内部票”吸引点击,利用粉丝急切心理诱导转账,收款后拉黑。
那么,如何避免遭遇
电信网络诈骗?
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
不要将支付密码、锁屏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警方提醒
小朋友们请注意啦!
遇到此类情况
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提高警惕不轻信
家长朋友们请注意:
近期类似诈骗案件多发
请务必做好以下防范
关注孩子手机使用情况
尽量避免孩子单独操作手机
如不慎被骗请立即:
保存聊天记录
截图转账凭证
第一时间拨打96110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