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铭记篇之四
散文
牵 挂
黎民
一件往事虽过去多时,但铭刻在我心里,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它使我如梗在喉。因此,我一直在寻找“释放”的机会。
时值莱矿建矿五十周年,我才得以“信手拈来”成就此文。
我想以此,既表示对已经离退休的“老矿山”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想以此与积极投身矿山生产建设的辛勤劳动者共勉和传承。
也正是由于这件往事、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牵挂。
记得当时在莱矿机关大门旁边,某银行台阶下面一侧,我遇到一位已经退休回老家居住的老矿工。老人虽步履蹒跚胡须已白,但精神矍铄。因老人既是我父亲当年的同事,况且我又与其认识,见面自然与其寒暄攀谈起来。攀谈中了解到他是来领取退休金的。我得知老人来一趟矿上并不容易,途中须倒两次车来回行程近百公里,并且要花费几十元的乘车费。我疑惑的问他:“矿上不是对回老家居住路途远的离退休职工免费邮寄退休金吗?再说现在银行之间都是联网的,在当地银行取其不更省事。”他说我说的这些他都知道,还说他女儿也在矿上工作。他女儿也曾多次对他说要替他领取,并承诺把钱给他送回家。但是他都不让他人为自己代领,而是执拗的非要自己来不可。听到此处我更加纳闷和困惑,我又问他这么劳神费力、费时、费钱,况且年龄大行动不便还非要自己来回折腾,究竟图个啥?他庄重深情地对我说道,你们年轻人,从事着你们心爱的工作,并且又居住在莱矿机关家属院里,整天与莱矿朝夕相处,你们当然无法体会和理解我们老一辈矿山工人的情怀。我们与莱矿的情结如鱼水,对莱矿的牵挂似揪心。我们到矿上来一趟不光图领取退休金,更重要的是我们借着这个因由,来看看我们日夜牵挂、昔日我们曾经倾力为之奋斗过的矿山,都发生些啥样的变化。心中一直装着那些曾经共同生活、并肩战斗的老同事,脑海里忘不掉他们熟悉的面孔……
老人长舒一口气继续向我吐露着心声,他充满情感地说道,莱矿—它在我们这些“老矿山”的心里胜过自己的子女,我们对它魂牵梦绕般的思念。我们时刻关注着矿山的生产建设及它的发展与壮大。我们曾因它在生产建设中遇到坎坷而焦虑不安;也为它摆脱困境、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辉煌而感到欣喜、骄傲和自豪。总之,莱矿的沧桑与巨变连着我们这些“老矿山”的心那!不满你说,当初退休刚回到家里那阵子最难熬。当时,由于对莱矿思念心切和牵挂难耐,那段时间自己经常发无名火、耍脾气,惹得老伴不高兴和生气。其实老伴也明白我当时的心思,因此每当我发火的时候,老伴总是忍让迁就我。每当回想起这些,我就觉得对不起老伴,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因为我离家在外工作将近三十年,期间难以照顾家庭,都是老伴为我支撑着这个家和拉巴孩子,其实她更不容易啊!
听到此处我心头不禁一颤,鼻子有些酸,不由得凝视正在娓娓向我诉说不停的老人那张写满沧桑的脸,我忽然发现他浑浊的眼睛里竟闪动着泪花。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矿山工人与矿山的情结之深厚,是我们这代人很难体会和理解的。
由此想起,自己跟随公司工会领导到泰安、宁阳等走访居住在农村退休职工时的情景。当我们走进他们家里,退休职工及他们的家人对我们那种期待与渴盼的眼神,给我印象之深刻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就象迎接娘家人般的热情和激动。从他们激动朴实、真诚的表情里面,清楚地发现他们与莱矿有着非同寻常的情结和割舍不断的牵挂。当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对莱矿如此眷恋和牵挂。
光阴荏苒,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起这一切,并通过认真反思和总结,我才慢慢地读懂“老矿山”们与莱矿共同著就的这本沉甸甸、内涵丰富的“情结与牵挂之书”。
我想以此通过你我,以及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老一辈矿山职工与莱矿这份无比珍贵的情结与牵挂,不仅仅是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而且,以实际行动给它赋予新的内容,积极推动它与时俱进,并进一步发扬广大。
2008年4月10日夜于莱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