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七:实现企业管理再造 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再造的灵魂工程
当前,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它资本形式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世界经济严重下滑等因素影响,经营遇到很多困难。由于企业资本形式多元,灵活的用工形式,员工成分复杂、素质稂莠参差,有相当的员工思想活跃、作风浮躁,对待工作拈轻怕重,雇佣思想非常严重。复杂的企业历史加上错综的企业现状,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管理再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企业管理再造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实现管理再造(1993年美国人哈默发表《企业再造》一书,企业管理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它并不提供某种定型的生产管理模式,而是提出一套全新的改革企业生产经营程序的思想方法),必须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解决员工的思想观念问题。因为不管多么好的管理方法都要靠人去贯彻和落实。更何况要求员工把一个理论变成自觉资自愿的积极行动。所以,企业管理再造的实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怎样管理好企业,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呢?对此,笔者想通过以下的建议,与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和探讨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有效之道,积极寻求一些管用的方法。笔者认为实现企业管理再造,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概念和行为准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企业教育培训的师资建设
师资是搞好企业员工培训教育的基础,师资的来源可以外聘和从企业内部选拔。外聘的教师可从一些管理咨询公司聘请培训师,这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他们长期以来都是针对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和选择培训教材,如果把他们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引入到我们这样由国营改制而来的企业,难免水土不服,雾里看花,对于提高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实效和实用性差。因此,从内部选聘专兼职教师是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培训的最佳选择。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并不难,真正难的是让员工植入新观念,如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职业操守,实现收入和满意度成正比。这首先成为选聘
培训师考虑的问题。要从内部选聘那些热爱员工教育培训事业,思想正派、对企业忠心耿耿和对企业知恩图报、培训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乐于钻研员工培训方法和内容的人员,充当专兼职培训师。因为这样的教师生活在员工中间,熟悉员工思想动态。对员工实施培训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选择培训内容和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由于他们与员工的距离近,因此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教育培训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企业管理再造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决策者地指挥之下,任何事情就很难办到。
教育职工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的教育培训。总之,教育员工自觉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行其是”,随意“开小差”。在公司上下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以成为公司的员工为荣、以自觉维护公司荣誉至上的良好氛围。
乘着公司读书活动的缕缕春风,催开员工心中萌动的积极向上的健康花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真正的教育。”我们期待着
读书活动推荐学习书目中的一句句忠言和警句,能够成为唤起我们实行自我教育的一首首晨曲……
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又必须重点对职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伟大的人并不是能够改变物质的人,而是能够改变我们心境的人。”如何改变我们的心境?凭借学习和读书即可实现。
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突破口,重点教育员工牢固树立敬业爱岗和珍惜岗位的思想,重点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和高度责任感。让职工明白企业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基础。培养和打造员工能够在关键时刻,为维护企业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
三、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培训的保证,建立和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把管理制度贯穿于各项工作流程之中,并严格执行和考核。管理制度实施的目标,就是把员工依靠“约束”和“强制”的行为变为员工自觉自愿的积极行动。
通过教育培训和严格制度管理双管齐下,用强有力的制度辅之教育培训(使员工潜移默化),力促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改变,用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促使员工自觉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最终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尤其是通过全员的思想教育培训,把员工打造成为品德高尚、忠诚敬业、感恩负责的“新员
工”,促使员工由“自然人”向“企业人”的思想转换。通过员工的思想观念再造,实现企业管理再造。
草庐布衣 初稿2016年某月某日,修订2024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