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马庄铁矿(扩界扩能)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马庄铁矿(扩界扩能)项目 项目概况:马庄铁矿位于莱芜城区西北2km,现有采矿证面积1.0484km2,开采标高+250~-20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竖井开拓,东、西两个矿段已形成统一开拓系统。现有5条竖井为:新主井、老主井、东副井、东风井、管子井。新主井主要担负提升矿石,兼做进风井;东副井负责提升岩石及人员、材料的上下;东风井及老主井为回风井,同时兼做安全出口;管子井内安装有电缆、充填管及排水管。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采矿方法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法。目前生产规模为45万t/a。采用充填采矿法,由地表充填站集中造浆,然后通过管路输入采空区充填。开采出的原矿石全部由汽车运至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谷家台选矿厂。 本次扩界根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马庄铁矿矿区范围扩界的批复》(鲁国土资函[2016]160号)批复的矿区范围,扩界后面积1.3242km2。扩界后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288.4万t,TFe平均品位45.60%,设计可利用资源储量为282.72万t,平均品位TFe45.60%,设计生产扩大为55万t/a,矿山服务年限5.2a,开采标高+250~-400m。矿山-200m以上为正常生产区域,已形成完善的开拓系统,-200m以下深部矿区采用盲斜坡道-盲竖井(副井)联合开拓。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1、水环境影响 扩界后矿井涌水量约295813/d,矿坑涌水经井下水仓及地面沉淀池沉淀后,小部分回用于井下生产用水、地面用水等,剩余部分经管道供给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使用。 根据检测结果,矿井涌水经沉淀后水质基本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排水对地表水影响较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莱芜中和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处理。 2、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废石堆场产生的风起扬尘、井下开采废气、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充填站产生的粉尘以及井下爆破废气等,无组织粉尘经过洒水抑尘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充填站的胶固粉仓需设置仓顶袋式除尘器。 3、声环境影响 工业场地的风机等高噪声源经采取建筑隔声、墙体吸声、减震、降噪后,确保其实现达标排放。 4、固废环境影响 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含油抹布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采掘废石外售。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 5、塌陷影响 本项目采用间柱和矿房不同的灰砂比充填料胶结充填,最低充填强度3.0Mpa,确保回采安全,且保证地表不至发生下陷。项目建设引发采空塌陷及地裂缝的可能性小,矿井开采不会破坏地表现有状况。 6、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主要集中在地下,不征用新土地,项目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各产污环节采取的措施如下: | | | | | | | | | | 胶固粉仓顶采用脉冲布袋式除尘器,排气筒设置在仓顶处,距地面高度为15m。 | | | | | | 采用设置半封闭堆棚方式,地面采用混凝土防渗。通过安装喷雾洒水系统定期洒水抑尘、遮盖防尘网等措施,减少无组织扬尘量。 | | | 采取洒水车洒水、蓬盖、运输道路硬化、限制车速等措施降低起尘量. | | | | 经沉淀池沉淀后部分回用,部分经管道供给泰山钢铁和莱芜钢铁集团使用,剩余部分溢流排入莲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理安排爆破周期及爆破时间,采用微差爆破工艺。爆破前告知附近可能影响到居民。 | | | |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马庄铁矿(扩界)工程在采取完善、具体可行的防治污染环保措施后,本项目对外界的环境影响比较小,在当地环境可接受的容量范围内。本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符合环保政策。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本项目可行。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在公示之日起10日内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者是到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获取报告书简本(具体联系方式如下),同时建设单位将根据公众的意见进行补充说明。 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莱芜城区西北2km 联系人:魏主任 联系电话:186634507806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众参与的范围主要是与马庄铁矿所在地或与本项目有直接或简介影响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将采取公告于相关村庄、社区和本单位公告栏的方式进行。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可自本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项目单位或环评编制单位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