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畅通的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势动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近期有观众反映,在莱芜区城乡结合部,有一条道路,一年修了多次,却仍然坑洼难行。 2018年至2020年,济南市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期间,共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6300多公里、整治危桥85座,近一半的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 不过,仍有一些道路存在通行状况差、养护不到位的问题。在莱芜区西秀大街和汶秀南路交叉路口,大片路面损毁,车辆经过时候都要小心翼翼。附近居民说,这段路面今年已经修了3次了。附近居民还告诉问政监督员,一到下雨这里还会被积水淹没,非机动车从此经过,经常发生事故。对于这条道路多次整修却不见长效,百姓至今仍抱怨“行路难”的问题,问政点评嘉宾也在现场提出了质疑。
问政现场,莱芜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秋超介绍,今年5月份,省交通厅对汶河大道进行了全封闭大修,短片中反映的西秀大街和汶秀南路交叉口,分担了过往车流,导致交通压力骤升,路面多次被损坏。李秋超介绍,341国道计划8月底全面竣工,届时,汶河大道将实现通车,附近道路的破损路面,也就具备了大修的条件。近日,在本期电视问政下线三个月后,问政监督员再次来到莱芜区,对之前反映的问题道路进行回访。西秀大街东起新甫路,西至341国道,全长1.8公里,路面宽度约20米。据了解,这条路原本路况尚可,可自从大车穿行量增加以后,道路状况就变得大不如前了。西秀大街西口与341国道交汇的地方,就是之前群众反映,一年修了三次也不见长效的路段。 莱芜区公路管理处副主任陈茂耀介绍,为了保证道路畅通,之前对西秀大街进行了多次动态修补,而想要封闭整治这条路,需要等到341国道修整完成。据了解,莱芜区今年将城区道路养护分为五大片区,以修补路面坑槽、人行道、路岩石为主,涉及里程360多公里。如何提升对损坏道路的动态养护呢?除了道路破损问题,问政短片中,群众还反映了西秀大街及周边道路,下雨天排水不畅,容易造成积水的老大难问题。问政监督员了解到,莱芜区将在今年年底,完成100公里主次干道的雨污管网分离工程。此次道路施工,西秀大街的排水设施,也得到了初步改善。每一次修路,都会给道路交通造成巨大压力,百姓的期盼,就是一次性把路修好,尽可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千万不能三天两头挖来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