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论坛-莱芜都市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我们向往的乡村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6 07: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我们向往乡村的时候,我们实际在向往着什么?
    盛夏时节,走在钢城的乡间,你或许能找到答案。纯粹自然的生态风光、安适悠闲的田园生活、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自然馈赠......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描绘着一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让乡村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之向往的地方。

提“颜”增“质”,悦心
    钢城,因铁而生、依钢而强,一直以来,农业并非强项,乡村振兴该如何发力?钢城区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将乡村振兴列入区委“1364”工作体系,作为六大攻坚行动之一重点推进,锚定全区农业农村“一轴、两带、五区”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真正蹚出了一条钢城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钢城区坚持“项目带动、产业推动、品牌驱动”,谋划实施了涉农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63.5亿元,真正为钢城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今年,山东未来畜禽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钢城,项目建成启动后可有效解决畜禽种业核心技术问题,加快提升畜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引领山东省乃至全国畜禽种业发展的样板。除未来畜禽外,钢城区还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出了一批重点农业农村项目。如艾山万亩中草药基地、山乡集团“花雨澜山”、棋山“康养棋山、森林乡居”、艾香田园综合体二期等项目。深化农文旅融合,举办了桃花节、兰花节、梨花节、海棠节、樱桃采摘节等民俗体验和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人流、客流。
    如今,游客来到钢城区会惊喜地发现,大汶河畔流水叮咚,九龙山下满目青翠,大棚里采摘繁忙,乡间庭院错落有致......以往脏、乱、差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乡村的“颜值”有了极大的提升。
    每逢节假日,汶源街道龙巩峪村便热闹起来,全省第一家水边露营地——齐鲁源·不觉晓汶源野奢露营地的落户,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城里人口中的“网红打卡地”。九龙山下的颜庄街道孙家庄村,一排排整洁的民宿坐落在其中,这是钢城区首家按照四星级标准打造的精品民宿——山乡·未央山居,民宿融入于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让前来住宿的游客体验到了“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归隐之感......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悠悠乡愁。钢城区的乡村提“颜”增“质”,正成为城里人的“后花园”和心灵的栖息地。
    农业产业变强了,农村环境变美了,还要让“钱袋子”鼓起来,才能让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钢城区健全完善了“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增强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在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涝洼村七道沟果蔬合作社里,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2020年,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村里投资120余万元注册成立七道沟果蔬合作社,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2座,种植甜瓜、草莓、西红柿、辣椒、茄子等30多个果蔬品种,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每年为村内增收20余万元,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据悉,钢城区年内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达到70%。完成土地流转800亩,新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61家,发展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菜篮子”保供基地9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
幸福食堂,暖心
    一菜一汤一主食,简简单单的家常菜,荤素搭配,营养健康。过去,家住汶源街道仙人桥村的丁大娘由于腿脚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做饭是“老大难”的问题,现在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天准时为她送来两顿饭,丁大娘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如今的农村,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像丁大娘这样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数,“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日间照料需求逐渐增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钢城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目前钢城区实现幸福食堂全域覆盖,照料困难群众达2700余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老人和困难群众的用餐问题,实现了“吃饭有人送、家务有人帮、生病有人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幸福食堂不仅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实惠营养的可口饭菜,更吃出乡村振兴的“幸福味道”。
文明乡风,舒心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培育文明新风,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建设者。钢城区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引导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文明的风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向善、向上、团结的新风尚,文明新风处处洋溢在这片幸福的田野上。
    柳桥峪村是钢城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该村积极推行移风易俗,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谁家有喜事,在家简单操办后,就到“喜事林”来种六棵油杏树,既寓意美好,又厉行节约。如今,柳桥峪村“家有喜事就栽树”已成为周边村子的美谈。
    同样焕发着乡村文明新气象的辛庄街道赵家庄村,一走进村口,两面靓丽的文化墙瞬间吸引人们的视线。再往里走,村民门前挂着家训的牌子,“二十四孝图”“讲文明 除陋习 倡新风”“厚德传家,从严治家,规矩立家”等,内容多是孝老敬亲、勤俭持家、厚道宽容等,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赵家庄村将“家文化”与村级治理相融合,鼓励村民们相互学习、弘扬正气,争当文明家庭、模范家庭,通过弘扬好家风引领好村风,如今,“家文化”已成为赵家庄村民的“传家宝”。
    悠悠汶水,点点乡愁。一路风景美如画,这是我们向往的乡村!(钢城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争议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莱芜都市网 鲁ICP备09082194号-1 经营性ICP:鲁B2-20220951号

GMT+8, 2025-5-6 06:16 , Processed in 0.025688 second(s), 2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