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此次论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通信管理局主办,青岛市政府承办。论坛现场,首批“千兆城市”正式发布,全国共29个城市入选,其中包括我省济南、青岛、日照3市。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围绕加快提升数字赋能水平,大力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基建建设,率先提出打造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城市,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累计建成5G基站2.7万余处,5G分流比达到25.5%,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100%,城市10G-PON端口数量持续攀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双千兆应用案例,双千兆网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愈发显现。
下一步,济南市将以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底座,大力推动双千兆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助力济南工业强市建设。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千兆城市”? 怎样的城市才能被称为“千兆城市”? 成为“千兆城市”对企业和居民又意味着什么?
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介绍,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鲜明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信部在今年3月出台《“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部署实施“百城千兆”建设工程,并首次提出《千兆城市评价指标》。
“评选‘千兆城市’,主要对城市5G和千兆光网的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该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80%,千兆光网覆盖率达到80%,5G用户占比达到25%,5G和千兆光网应用案例不少于5个等。经过申报、评估,来自东、中、西部地区的29个城市入选首批“千兆城市”。
首批“千兆城市”的网络能力指标表现突出,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以“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这一指标为例,全国平均水平为7.7个/万人,而“千兆城市”平均水平为23.5个/万人,其中最高的达到39.2个/万人。在5G和千兆光网的创新应用方面,“千兆城市”也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工业制造、智慧交通、港口矿山等典型应用场景。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5G基站超过139.6万个,5G网络持续向县城乡镇深化覆盖;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4.9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30.3%;支持千兆接入的10G-PON端口规模超过720.7万个,具备覆盖超过2.65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用户规模提升至3389万户,比2020年底净增2746万户。
正在建设“数字强省”的山东,以“双千兆”网络为代表的新基建也正加速推进。目前,全省已建设并开通5G基站超过10万个,济南、青岛、日照3个城市率先达到“千兆城市”标准。工信部已批复创建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山东将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个骨干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
5G和千兆光网,一个采用无线方式连接,一个采用固定光纤连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当一个城市这两种连接网速都达到“千兆”,身在其中的企业和居民会有怎样的体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运营商网络业务部副总裁邢涛,用一个具体的场景解释了“双千兆”给普通居民带来的“信息高速”畅快体验:在家庭中,居民不用再为Wi-Fi穿墙能力弱而苦恼,有了FTTR全屋千兆光纤组网,千兆乃至更高的网速会延伸至每个房间、每个角落,大大提升了宽带用户的千兆Wi-Fi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