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论坛-莱芜都市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感故事] 草庐布衣时评之三:闲话作家与文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17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草庐布衣时评之三:闲话作家与文学

   

引子:回忆 20041011日,文学大咖余秋雨做客山东大谈自己为什么“封笔”,并推出了告别文化圈的封闭之作《借我一生》。余秋雨的头衔可谓你我难以企及,他在圈里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余老为什么“封笔”撂挑子真叫人们一头雾水,难道余老的“封笔”之说是自说自话、是在自我炒作。尽管余老自我解释是圈里有人嫌他挡道,占着位子,以我看来既然余老腿脚利索还能到处“放炮”,“封笔”之说不过是掩人耳目另一种“开笔”方式和活法而已。我并不赞成余老“封笔”,“封笔”算什么能耐“逃兵”一个。说实话余老都不陪我们玩了,圈里的人还怎么活啊,更何况我等不入流、脱盲不久刚识几个字的人,“舞文弄墨”玩的正欢。20年过去了好在地球照转,圈里圈外依然热闹无比。既然余老早已“封笔”了,咱也就无所顾忌了,来个“高谈阔论”把余老不屑地“角”顶起来,正好对作家和文学“评头论足”、“把脉下药”。

我虽不是作家,也算不上文化人只是上过学而已。选题“作家与文学”下笔好像并不是我的初衷,我自己也纳闷,怎么突然冒出如此大胆的想法,况且“作家与文学”之禁区也不是我等有资格说三道四涉猎的范围,犯不上“踩雷”。但是既然知道有人“闯过潜规则”热衷于躲在圈子里正努力为“作家和文学”的事忙活,咱与其“为邻”总不能无动于衷吧,觉得漠不关心一直沉默也不应该。虽然人家“圈门口”有醒目的“闲人免进、谢绝参观”等字样。但看着那些即将跌入“作家和文学”“陷阱”的盲目崇拜者,加上网帖上天天看到各派出所发的防诈骗帖子。还是有必要提醒人们:一定要看清楚脚底下的路。凡事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肉食者鄙,于是笔者作为忠实的旁观者出于好奇也想硬挤进圈里“掺沙子”,一探圈里究竟。也顾不了自己的颜面和圈里人家是否欢迎咱,厚着脸皮来个不请自到(以前咱又不是没有自作多情过),俗话说“不就多双筷子吗”,你说对吧。虽不是圈里人,咱就来个“意淫”吧。

言归正传,究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逆耳忠言:圈里圈外千万不要迷信什么“作家、大师”。从我的同学、同事(包括系统里的同行)堆里,随便抓起一把,里面就有几位顶着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头衔的“作家”,其中不乏曾与笔者促膝交流者。给我的感觉“作家”群体良莠不齐,个别人的确道貌岸然、深藏不露,呈典型的表里不一的多面人。笔者对个别人的人品的确不敢恭维,出语满口脏话,信仰缺失,推崇向往自由化。近日湖北竹山县作协主席袁某酒后滋事发飙,口吐狂言:竹山县我说了算!真乃泼皮鸟人。毕姥爷大家应该都熟悉,此人多才多艺在央视出尽风头,表面上多么正能量,拿着俸禄关起门来做的龌龊事不能让国人原谅。人啊只有爬到高处才会失足,因为人在高处才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似乎自己能腾云驾雾忘了脚下的根基。

前不久与作家朋友其中的一位偶遇,问其最近忙些什么?朋友回答:从某某市朋友那儿来,平时与朋友聚聚会,骂骂某某某等。我闻听此言一愣,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性格脾气一点没变。朋友接着说办完事情,还得回某某市,并给我留了电话。还有的所谓作家朋友庸俗堕落到蹭吃蹭喝(看在朋友的份上没好意思使用骗吃骗喝)。由此联想到几年前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得意的跟我吹嘘说:到了某某集团公司某某某得请我(某某某时任某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某某市委副书记)喝酒。几年不见没想到这位“作家”朋友竟然浮躁、堕落到如此为人。

作为文人自命清高、傲慢、孤芳自赏的穷酸脾气尚可被容忍和接受,但是如此堕落令人不齿。人家都说佛门也不清净,我还不信。当我遇到这位曾自诩“出污泥而不染”的“作家”朋友,如此出言不逊自甘堕落而不自省。不由得让人感叹世风日下,觉得天下之大难觅一方净土。

所谓“作家”则是被某某机构通过小圈子里的一小撮人通过暗箱操作之后,经所谓评选冠名的结果,是用来唬人炫耀资本和虚名的招牌而已,劳苦大众根本无从知晓其中的蹊跷。锄禾日当午的农夫,“拉车”的、“抬轿”的草根族知道“市面”上的作家是谁吗,知道他们干嘛、有用吗,他们的存在和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吗。

以上说了“作家”下面再啦啦“文学”,目前“纯文学”早已“死亡”。理由是过去文学工作者能养家糊口,一个人写作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作家是认真在竹片或纸张上用刻刀或毛笔一笔一划,把作品实实在在“写”出来,他们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作家。试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压箱瑰宝(家底)四大名著等名作的价值、能量和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以此国内外资本家争相把我国的“家底”翻拍成艺术品赚大钱,据说日本正在筹拍水浒传。你说靠古典名著养活了多少人你计算过吗,那么世界该给曹雪芹等人什么奖项。什么狗屁(我也被逼的说粗话了)诺贝尔奖它配我们的文学巨匠曹雪芹吗,不能让诺贝尔奖糟蹋我们的文学,就连莫言做客媒体自称获得的奖金在北京还买不起一套体面的住房。你再看现在的“作家”作文不但不能养家糊口,浮躁虚荣到还要“倒贴”心甘情愿拿钱给出版社自费出书,书集出版后要靠个人人脉和资源兜售或者送给亲朋好友,有的“文学”作品没人看真正像小品演的那样,只能放在厕所里当手纸用。这样的文学除了愚蠢还浪费资源。当初看见人家踊跃自费出版“垃圾书”,笔者曾眼热兴奋过与太太商量也想跟风凑凑热闹,太太凶我说自费出书不光糟蹋钱、更是糟蹋埋汰自己和侮辱他人的智商。太太一针见血的经典语录使我瞠目结舌,“堂掌柜”---老婆大人终结了我的自费出书梦想。那么现在泛滥的所谓“文学”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在的“文学”不乏是功利主义者“生产”、“含有多种添加剂”的“伪文学”。 耕作的田家等弱势群体关心的是能够吃饱肚子,哪有闲工夫和“这家那家”、“这学那学”扯“闲篇”与其扯上关系,有功夫还不如蹲墙根晒太阳和看看蚂蚁爬树自在。

目前的“作家”和“文学”好像离开水仍能存活的鱼儿长出了翅膀、飞起来了一样让人费解。“作家”和“文学”给人的感觉老是飘着,不接地气缺乏烟火味道。“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好像害怕被“城管”、“打假的”发现,他们老是躲在圈子里、把自己关着忙活。你说这还不算瞎胡闹吗?!

“文革”之后“文学”难出经典,而奇怪的是所谓“文学大师”确多如牛毛。“文革”期间虽“世道不济”,确涌现出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笔者年少时读过的诸如:《红旗谱》、《暴风骤雨》、《艳阳天》、《金光大道》、《晋阳秋》、《苦菜花》、翻译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通过听广播由新华社记着穆青写的报告文学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作品深为老百姓喜爱和熟记。

面对眼下“作家和文学”演变成追名逐利的“角斗场”等乱相,以及“作家和文学”群里的“李鬼”。使得心存良知、怀有正义感的作家不再沉默和“潜伏”。以原全国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童话大王为代表的郑渊洁终于按耐不住、拍案而起,坚定与“五斗米”拜拜,愤然退出国家作协(郑的职位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这是对“作家和文学”成为某种交易衍生品的抗议和批判。

曹老先生在世时并没有天天喊着我是成功人士,我要写出精品、极品,我得努力“搞个什么工程”得个什么奖。

曹雪芹直至离世都弄不明白,自己当初只是写着玩的“手抄本”《石头记》,怎么就成了经典“火了”。并且传承的那么深入、广泛和深得人心,引得好多人打着“猜测、探讨、研究”等幌子和“红学”研究专家的旗号蒙人混饭吃。

如果曹老先生地下有知,他一定会说:要早知道这些败家玩意靠研究、模仿我或因“红学”起家和寄生,还不如当初一把火把它烧了清心,我还用得着你们捧我、炒作我,让我九泉之下难得安生。

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一位伟人高声呼喊:人民万岁!响彻云霄,他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给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活着的尊严,他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他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伟人的战友则豪迈的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让人民实现了由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在他们面前我们除了渺小、汗颜、惭愧和满身“污秽”的皮囊,还能剩下什么。


               草庐布衣 初稿于2024104日夜9点,改稿定稿于101416点于凤城寓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争议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莱芜都市网 鲁ICP备09082194号-1 经营性ICP:鲁B2-20220951号

GMT+8, 2025-1-3 05:11 , Processed in 0.023145 second(s), 2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