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莱芜县第十六中学六级三班同学聚会之后,总得做点啥,随作文以为记。
习作之一 终于握住了你的手
时隔43年同学聚会之时终于握住了你的手,我凝视着你端庄大方的形象,依然不凡的气质,感慨不已、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记得我们同窗两载,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当时我们深受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男女同学之间别说拉手,就是偶尔对视也会脸红,当时这种情况和感觉在男女同学之间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普遍。现在回想起来不能说我们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和愚蠢,也不能怪我们是多么的不懂“人事”,它是时代对我们大家整体塑形的使然和必然结果。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都比较木讷,男女之间很少发生“私情”,因此说同学之情不但深而且清纯。后来毕业工作、成家了但时常也会想起老同学,也会通过同学打听“你”。
脑海中也会产生一些美好的憧憬和不切实际的妄想,甚至还会产生一连串的假如……好在2019年的6月在经过了43年的漫长等待和煎熬之后,我们终于又见面了。过去我认为你我之间是两条平行线,可是通过我们的重逢我想相信了科学家对平行线最新探讨和研究结论:两条平行线是可以相交的。
握着你的手不愿撒开,真羡慕你的家人 !因为他们拥有了全部的你。
写在六三班同学聚会之后,愿同学们学会生活、活出宽容、活出快乐和活出精彩。
同学系列之二
昨天在群里发了一篇《我终于握住你的手》,引起六三班部分同学的共鸣,特别是同学们的鞭策和热情鼓励,促使我萌发了写作“同学系列”的冲动,以此铭记和感谢同学们伴我一路走来。从此我不再寂寞和孤独!因为有你们的相伴和牵挂。
同学—牵挂你的人是我
同学聚会之后我觉得“同学”一词的内涵越发丰富和立体起来,同学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坦诚和彼此的相互牵挂。不管在学校时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也好,还是过去相互之间曾经发生过不愉快也罢,但是同学之间都相互无法把对方忘记的。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之间的印象越来越清晰,你越“不待见他(她)”,而他(她)在你的脑海里的印记却越深刻。下面我给同学们讲述几例小事,以此对什么是“同学”作进一步的诠释。
事例之一:不久前一位同学给我讲述,当年有位同学赶集来到讲述者家里,进门没有客套、坦诚的对他说:“哥!我还没有吃早饭呢。”讲述者没有犹豫即可给他做了汤面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下去。
这顿饭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我以为它对我这位赶集的同学来说,是他人生中最丰盛最难忘的一顿大餐。这就是同学之情,相互之间没有虚的都是实的,全是干货。回忆写到此处时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又一次流下来了。事例之二,前天一位同学给我打电话闲聊,说他赶羊里集与一位先前互有成见的同学不期而遇,尴尬的是当时环顾没有其他人,起初他担心对方不会理他,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对方不但和他打招呼,还和他寒暄一番。这就是我的顾大局、识大体的同学,同学之间没有原则性的隔阂,存在分歧是正常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和分析问题有差异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事例之三,有次坐公交车回家伺候老娘,饭后来到李孝中的收蒜点,我与李孝中不是一个村,我们两个村隔着一条南北马路。
当时在场的人员有认识的比我们高一年级的王绪江,另外还有一位正在侃侃而谈的人不认识。后来通过攀谈这个不认识的人自我介绍得知,他是我的同村同学的丈夫,他说我们曾经同乘坐一辆公交车,他说当时在车上他爱人悄悄对他说我是她的同学,她发现了我但是没跟我打招呼。实事求是的讲,当时在车上因疫情大家都戴着口罩,浑身都捂巴的怪严实,当时我是没有发现他们与我同乘。听到他的叙说我认为,她妻子不打招呼自然有她的理由,她既然已经认出了我,尽管我们当时没有打招呼,但是对我(同学)的印记已经深深的扎根在她(他)的脑海里,此事虽然时过境迁但给我的感觉仍然是温暖的。
从上述可见同学不是过客,同学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谁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这就是自从我们从有缘相逢、相识、相助演变成了必然的相互牵挂。不管你是说出来,还是不言语,同学一词已经楔入你的脑海里。同学,牵挂你的人是我。
同学系列之三 “挣扎”并快乐着
继《终于握住你的手》和《同学—牵挂你的人是我》之后,笔墨不由自主的进入到今天的话题。不知不觉几度春愁、弹指间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一个“甲子”耳顺年的跨越,进入到“挣扎”的夕阳岁月,“挣扎”的特征日益凸显。首先是表象的:诸如头发白了、耳背了、眼花了、步履不再轻盈、身板不再挺拔,爬高气喘退酸打颤,提重困难。第二是由内心表露出的,有时自觉不自觉表现出为我独尊、倚老卖老不依不饶的架势。出门被称呼“大爷”或“爷爷”以及“阿姨”或者“奶奶”,乘坐公交已被他人主动让座。有时身体的有些“部件”还需要“保养”和“维修”。等等。不管你怎么自我“装饰”,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裹挟着你我“挣扎”前行。因此,我们目前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在“挣扎”前行中寻求快乐。其实,眼下我们正享受着在“挣扎”中并快乐着,只是没有大声说出来。
当年我同事的儿子在办公室里对他妈妈说:做大人真好!他妈妈问为什么?儿子回答:大人不用上学。现在碰到上班族他们总是对我说:真羡慕你们退休的。我问:为什么?他们说:自由!他们的渴望和羡慕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你看现在的我们,每天不用着急起床,每天不用遮遮掩掩活得心累。个人情绪可以得到原生态般尽情的释放,也不用巴结谁、不用怕得罪谁,不用为了荣誉和利益做违心的事情,不用表里不一遮遮掩掩的提心吊胆的苟且偷生。不再为了车子、位子、房子等上蹿下跳操劳奔波。进入“挣扎”的岁月你我得到解脱和自由了,从此你不用再做“小媳妇”了。总之现在的你我无拘无束,一句话你可以做一个表里如一的“真实的我”了。同学们只要我们活得真实自然和自由,快乐就会追寻着你我挥之不去。不管你的过去是多么辉煌,都是别人掌控着你的作为。如今你可以放纵自己,有时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现在的你我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欢呼吧。仔细想想子女事业有成、孙辈健康茁壮成长、天天向上并萦绕着你我,难道你没有偷着乐过吗。迎着夕阳让我们勇敢“挣扎”着快乐前行。
同学系列之四 能站起来就别趴下
最近天气连日都是晴天,每当晨起打开窗帘迎着朝阳当发现又是一个艳阳天时,心情特别的愉悦。吃罢早饭打开电脑按键,敲出了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并不是突发,它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很久了。话题的产生源于平时乘坐公交车有人给让座或拥挤座位紧张之时、那种场面的触动和记忆留存的结果。我平时乘坐公交车的原则是尽可能的让他人先上,如果车程较近就尽可能的站着,除非司机不让站着怕站不牢稳给司机惹麻烦。当时我的想法是:老年人能走动就别站着,能站着就别坐着,能坐着就别躺着。
这是因为从当初我们来到世上直到现在躺着时间,掐指算算已经占用了我们整个人生的近半时间,更何况如果有一天我们躺下了要走了,可能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机会了。此时我想起了电视剧《有你才幸福》,它是根据小说《别把我一个人留在世界上》改编的。剧中主人公祺瑞年是李雪健扮演的,剧中主人公祺瑞年,因搬迁无奈之下将要搬到儿子家合住,他对帮他搬家收拾东西的女儿说:我已经是过日子按天数的人了但我还不是废人还能帮儿子的忙。寥寥几句台词使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感慨万端的同时也非常庆幸你我不但能站着而且还能走着。因此我们要珍惜眼下的美好时光,为了家人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因为我们还不是“废人”,家人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同学们保重—能站起来就别趴下。
草庐布衣 初稿2020年12月25日,修订2024年10月24日
|